"做防水的就是治水,治水宜疏不宜堵",“90后”程华涛时常将这句话挂在嘴边。他是黑龙江省鸿安防水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
程华涛大学读的是土木专业。从暑假建筑工地打工起步,他和家人一起创立起年营业额数千万元的专业防水施工工程公司。在经历了房地产市场低迷和疫情等多重影响,今年,他决定带领公司的小伙伴们重新出发,“向千家万户的居家防水治漏和室内空气治理等需求‘转移’,希望能将公司打造成百姓住房领域的‘协和’医院”。
“90后”大学生,创业从打工起步
“房屋漏水是业主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而且维修起来有很大的难度。所以如何在施工的时候就排除漏水隐患,以及如何事后维修,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一说起防水,这个1991年出生的小伙便打开了话匣子。
2010年,考入黑龙江科技大学的程华涛在父亲的影响下选择了土木专业。“我父亲当时就是从事防水施工的小包工头。为了煅炼自己,从大一开始,我就和同学在暑假去工地打工。”那时,程华涛每天早晨4点30分就起床和父亲往工地赶。因为不懂技术,他只能从力工做起。太阳底下,一晒就一天,皮肤晒得黝黑。最直接的感受是“太累了”,每天回家一躺到床上就不想动弹。
那段打工经历,也让他体会到了父亲养家的辛劳。2014年毕业后,他和父亲一起创业,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和创新工艺工法,原来的施工队逐步发展壮大成为正规的防水工程公司。两年后,程华涛开始独立运营工程公司,并在房地产建设项目中承揽防水项目,父亲也实现了回家休养身体的“小目标”。
从年数千万元营业额到项目急剧萎缩
但是,接下来,房地产市场并不像以前那么火热了;后来,疫情出现了……工程回款周期加长,人员成本加大,施工项目急剧萎缩,他坚守质量标准获得口碑。
程华涛平时爱说爱笑,但是一到工地上就变得极为认真——他不希望因为氛围松弛,导致工程出现质量问题。善于发现问题的他,在施工现场不断提出优化办法,给施工人员提出相关标准。
“我们在施工的时候,还要想着交工以后的维修问题,这不仅是节约成本的要求,更是为业主负责的态度。”程华涛要求同事们对工程质量把关的思维方式是:假如这个房子是盖给自己的,怎样做才能实现合格收房?以此为标准来把控工程质量,程华涛公司的好口碑,为他赢得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公司的营业额逐步攀升,最高时达到每年数千万元,项目工地里数百人在干活儿。程华涛和同事们对公司的未来也信心十足。
但是,接下来,房地产市场并不像以前那么火热了;后来,疫情出现了……工程回款周期加长,人员成本加大,施工项目急剧萎缩,成了程华涛需要直面的问题。“那时候,每天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想着从哪能要回或借来钱,好维持公司正常运营。”
从B端“转向”C端,
他要走匠心路线
眼下,不少行业都陆续回暖,程华涛也开始尝试公司未来的发展重心——向“C端”延伸,直接对接千家万户,展开防水治漏、空气治理等房屋综合治理业务。
“房地产行业一直在建新房子,但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那些新房子也陆续变成老房子,越来越多的房屋面临着漏水治理等问题。”程华涛告诉记者,防水行业上游材料厂家中的头部企业,去年就开始转型推出了基于互联网报修的“到家”房屋综合治理服务新模式——立足于建筑修缮主业,不断扩充自身潜力和业务范畴,延伸上下游及相关产业链,其服务致力于打造“互联网+居住空间改善一站式服务平台”,建立全国物业渠道和到家服务生态数字化升级,创造长期价值的C端服务事业,将专业、高效、全面联动成一个整体。他很快决定顺势转型,将这种服务引入哈尔滨。今年1月起,程华涛面向本地居民推出到家“一对一”服务。
“我们原来看完现场签合同,一个项目可能是几十万或几百万元。但现在,每天去好几个现场,服务费最低的就几百元。”程华涛说,“最开始同事们觉得,这种一家一户的‘一对一’服务,不但操心费力,可能还不会产生多大的效益。但随着治理效果的显现,越来越多的业主对这种服务开始认可。现在,每天的咨询量也在攀升。大家经常一起就解决用户的问题展开热烈探讨,公司又逐渐恢复了原先热火朝天的氛围。”
“我们坚持质量上的长期主义,就是要不断发现问题,不怕解决问题,把握好过程、做出精品,为结果负责。”站在新业务模式的起点上,程华涛和他的同事们计划一直追求并坚持匠心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