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 大连青岛石家庄南通 无锡宁波南宁兰州哈尔滨长春银川唐山昆明南昌贵阳新疆 更 多

扫码下载APP
gstiandi ycaijia tjyushen gudun shyuhong sdhongyu csjiacheng

德生防水之殇:从行业前十到破产重整

2022-02-15 中国防水之家    
  
核心提示:在停产多时之后,唐山德生防水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德生防水)终于下定决心“革自己的命”,自行提出破产重整申请——2021年8月20

在停产多时之后,唐山德生防水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德生防水)终于下定决心“革自己的命”,自行提出破产重整申请——

2021年8月20日,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披露了德生防水申请破产重整的裁判文书,后者于2021年3月9日以无力清偿到期债务,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为由,向河北省唐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唐山中院)申请破产重整。唐山中院于6月8日作出受理的裁定。

德生防水的破产重整让人很容易联想到目前同样处于重整当中的另一家河北公司——晨阳集团。在不到1年的时间内,涂料/防水界的两家都颇具规模的公司先后重整,冥冥中似乎传递出一些不寻常的信号。

德生防水何以至此?等待它的未来又是什么?


头图说明:德生防水办公楼。这家河北唐山起步的防水企业,在发展的第21年终究选择以决绝的态度,走上破产重整之路

在防水界各种企业间的整合风起云涌的背景下,我们试图通过对德生防水破产重整深层原因的探索,去关照防水市场当前所面临的问题与未来发展趋势——

这可能是德生防水一家公司之殇,却有可能是防水界进一步整合的新契机、新起点以及一个代表性案例。

(本文为#防水观察·企业 系列报道的第一篇。#防水观察 为行业性系列报道,#防水观察·企业 则专注于防水企业的发展,敬请区分)

“烧不尽”的梦想


1992年,23岁的李德生加入家乡河北省遵化市一家乡镇级防水材料厂做业务员,由此跟防水结缘。在这家防水材料厂,李德生个人的销售业绩一度占到全厂总销售业绩的60%,并由此赚取人生第一桶金——1993年一年,他挣到了40多万元,在当时对一个农村小伙子来说,这是一个天文数字。

然而,李德生在工作两年之后发现,该防水材料厂为了自己的利益夸大宣传,却对产品质量不过关导致的问题坐视不理。由于他个人销售业绩突出,客户出了问题大多集中在他身上,为了兑现自己对客户的承诺,他只能自己承担责任,自掏腰包赔偿给客户,并选择辞职。

但李德生并未离开防水行业。在意识到防水行业急需一家重视产品质量、讲诚信的企业的背景下,他走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在那个年代,民营企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间段,再加上遵化濒临京津地带,是唐山最早发展起来的区域之一(遵化于1992年撤县设市),这为李德生的创业提供了机遇与环境。


德生防水创始人李德生

1996年5月,遵化市大禹防水厂成立,李德生担任厂长。但事实上,这只相当于一个“小作坊”,员工不过三四个人。但哪怕企业的规模很小,李德生也坚守“产品质量硬,服务好”的经营理念,赢得口碑和信誉。

1999年的一场大火,把李德生第一次创业的梦想“烧成灰烬”。据记载,当时工厂只有三名工人,有一天一名工人请假,班长临时找了个新人代工,结果这个新人因操作不当引起火灾,将辛苦经营三年的小作坊烧了个一干二净;更糟糕的是,有一个工人严重烧伤,生命垂危,被送往唐山市的大医院治疗,需要大笔的治疗费用。

“当时我记得特别清楚,医院要交押金,一共十万块钱。当天晚上就要用药,因为烧伤必须要及时用药。当时我手里没有多少现金,就开始八方借钱,借钱不够,我就把我从农村到县城里买的第一套房卖了。”李德生回忆说,有人劝他“这种事故就是个无底洞,干脆跑了算了”,但他不为所动,坚守良心和原则,负责到底。

“有德者生存”


在烧伤的工人被送到唐山的大医院救治期间,李德生需要经常往返于唐山与遵化两地。一次在返回遵化的公交车上,他看到了一处大院招租,占地面积大约有五亩地,非常适合建厂,创业的想法再次萌生。

“1999年底的时候,防水卷材开始冒头,我想着要做一个自己品牌的防水企业。”因此,他将卖了房子赔偿给工人后所剩无几的钱拿来租下场地,却发现不够钱购买生产设备,就找了一个有经验的老师傅,从二手市场去收零件拿回来组装,硬是攒出一条完整的生产线。

2000年5月,唐山德生防水材料有限公司(德生防水前身)宣告成立。建厂初期,李德生只有“十几个人,七、八条枪”,产品单一,实力薄弱。于是他又从国企请了一位高级工程师,但请来的工程师只会用进口的生产线,不会操作他们自己组装的“土生产线”。无奈之下,李德生只能自己学习研发产品,最后拿下了高级工程师的资格证,在生产配方、工艺技术、施工技术、应用技术方面成为专家。


资料图片:德生防水仓库

经验、人脉再加上清晰的定位(聚焦唐山及周边市场,集中力量打歼灭战),让德生防水迅速建立起市场地位——第一年的销售额就有120万,之后更是一年翻一番。2002年建设了标准化的新工厂,到2005年销售额超过1000万元——在当时的市场背景下,德生防水成为雄霸一方的防水企业。

此时李德生把公司命名为“德生防水集团”,并提出“有德者生存”的企业核心理念,持续贯彻诚信经营的理念,稳步壮大发展。从2005年销售额超千万到2013年营收超6亿元,公司体量在8年间膨胀了60倍,规模和影响力一度位列防水界十强企业之列。

以为是开始,不料是顶峰


凭借超6亿的销售额,在当时的防水市场格局中,德生防水成为在全国防水市场上都叫得出名字的区域性防水龙头。但当大家都以为这只是德生防水开始走向全国性布局(2012年其曾并购天津禹红、新疆建科两家老牌防水企业)的腾飞起点的时候,不曾想却是它发展的巅峰。

在当时,比德生防水早5年成立的东方雨虹已经凭借资本优势(2008年上市)迅速做大,2013年体量接近40亿元。然而另外两家后来登陆新三板、上市并迅速做大的防水企业中,科顺股份2013年也不过8亿元出头的销售额,与德生防水相差不远;凯伦股份更是成立不久,营收刚刚超越1亿元,利润也才实现扭亏。


德生防水做出“双百万承诺”:产品假一赔百万、防水系统渗漏赔百万

这种背景下,与科顺股份、凯伦股份一道,德生防水也开始谋划新三板挂牌事宜。尽管2014年其营收开始下滑至4.65亿元,但并不妨碍它在2015年实现新三板挂牌。此后其销售额有所反弹——2015年为4.66亿元,2016年5.06亿元,2017年为5.27亿元——但终究是难以回到2013年的巅峰期。

不善的经营


与营业收入增长乏力相应,德生防水经营现金流也从2014年开始急速下跌——从2013年的7699.31万元到2014年的6219.85万元,再到2015年的2681.40万元,2016年则为155.68万元,2017年急速下跌至-1835.97万元——这表明德生防水的经营出现重大问题。

而问题的由头,可能出在其2012年前后力推的跟房地产企业的“战略合作”。而加速问题的显现,则是德生防水2014年推出的一个被称为“珍”战略的商业计划。

据相关报道的解释,“珍”战略的商业模式主要针对开发商,具体是以顶层住宅抵扣防水工程款(或者加保温工程款)方式击败竞争者;同时,通过对顶层住宅进行空中菜园种植系统改造,赋予其屋顶田园概念,植入新消费观念和赋予新价值后,重新投向市场销售。


资料图片:一家德生防水门店。在防水界,德生防水拥有很高的渠道忠诚度

基于这一模式,德生防水一方面寻找“珍”战略城市合伙人进行投资,鼓吹合伙人可以赚取两笔钱:第一笔是差异化防水系统的利润,第二笔是屋顶住宅改造后的溢价;另一方面则向房地产企业承诺“做防水不要钱”,类似于以物易物。

这一商业模式可谓超前,一推出便震惊市场,但并不被看好。当时业内分析认为该模式操作落地难度较大:“变成以物易物了,没有现金,失败是注定的,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而2014年开始持续下降直至负值的现金流,也证实这一预判。

一位防水行业资深观察人士透露,高峰时期,德生防水手上握有数百套顶层住宅,占用资金数额较大;而住宅从交房到改造再到出售,也有一个较长周期,更要命的是,开发商并不愿意拿出一线城市的房产资源进行置换,德生防水收的房子多是二三线的顶层住宅,去化风险很大,更加大了资金回笼的难度,导致企业经营风险的持续累积。

2018年5月,德生防水选择从新三板摘牌。与当时大多数挂牌企业摘牌是出于对新三板流动性的担忧不同,德生防水的摘牌更像是在经营不善之下,对于持续合规经营的风险暴露在即的“主动撤退”。此后德生防水虽然采取了一系列举措重振旗鼓,也未能缓解经营持续恶化的状况。

危险的P2P


除了主业经营层面“步子迈得太大”导致现金流跟不上之外,压垮德生防水的另一根稻草,则很可能跟它涉足P2P有关。

2017年4月,德生防水与P2P平台富金利(深圳富金利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富金利是一个专注于供应链金融领域的P2P平台,其与德生防水合作的主打口号是“开拓建筑业贷创新理念”。双方合作后,德生防水将结合自身在建筑行业的影响与其自有的信息中介平台,为富金利引进一大批建筑行业用户。

对于此次合作,李德生这样表示:2016年全国建筑行业从业人员突破5000万人,其中防水施工人员超过150万人,外墙、装饰装修施工人员约1000万人,但这部分人群长期以来存在包工头、房产商等材料款、工程款难以落实,工人催工资难的问题,客观来说传统的建筑业在资金流动方面需要变革。


德生防水总部

为满足建筑行业工资、材料款、工程款发放难的问题,富金利抓住机遇联合德生防水集团战略转型发展供应链金融,特别推出建筑贷、代发工资、工资理财等稳定性理财产品服务,谋求实现“建筑行业+金融”的生态闭环,促进产业的良性发展。

然而不为人知的是,富金利实则德生防水主导成立的平台。深圳富金利公司系于2011年12月5日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德生防水。富金利平台由深圳富金利公司于2015年8月开设运营,业务范围包括金融中介服务。富金利官网显示,平台共提供5类项目,分别为订单贷、房抵贷、经营贷、经营贷与优企贷,其中最主要的是订单贷,业务占比超过90%。

穿透深圳富金利公司的股权结构,也可以发现其与德生防水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2016年12月,鹏杰汇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鹏杰汇)并购深圳富金利公司,看似切断了德生防水跟富金利平台的关联,但其实鹏杰汇的幕后股东依然指向德生防水。

当前鹏杰汇的最大股东为自然人张海山,2018年3月份才正式入股,有资料显示他在建筑行业深耕多年,拥有非常丰富的行业资源,但暂未发现与德生防水有关联。张海山入股后又引入一家与德生防水关联的公司唐山润通保温材料有限公司,后者的大股东为李得海,是德生防水2000年初创时的另一名股东。

富金利官网至今仍挂出关于良性退出的公告。主导成立富金利并负责兜底,成为德生防水经营上的一大败笔

吊诡的是,在张海山入股后不久,2018年10月15日,由于深圳市金融办对网贷机构的整顿,富金利即发出《平台良性退出公告》。公告指出,富金利股东承诺负责所有债权催收,并兜底兑付用户债权。

根据后续的相关信息,实则由德生防水承担兜底责任。而这一“承诺”也让本已经出现经营问题的德生防水雪上加霜,带来一地鸡毛,加速它的滑落。

谁来拯救?


2019年9月,重压之下的德生防水变更租赁经营方式,但随后又与租赁者发生纠纷,导致企业全面停产,终至资不抵债状态。

2021年3月,德生防水向法院申请破产重整申请时这样阐述原因:“一是由于对外借款较多,长期负债经营,利息等财务成本过重;二是因涉及多起诉讼案件,难以维持生产运转。”根据申请破产重整时提交的审计报告,截至2020年12月末,德生防水负债达5.34亿元,公司资产为4.4亿元;净资产为-0.93亿元,资产负债率达121.16%。


2015年德生防水挂牌新三板,成为它21年发展历程的高光时刻,但未能延续

德生防水的资产负债率虽超出100%,但从绝对数值上看负债规模并不算特别巨大,偿债缺口不超过1亿元,表明导致它破产重整的更大原因依然出自经营管理层面。因此一位来自涂料防水行业的资深人士表示,即将或已入局防水行业的跨界资本可以关注德生防水,“目前,防水行业的优质标的不多,德生防水债务若能合理重整,将是一个不错的标的。”

该行业资深人士透露,其实2019年北新建材大手笔进入防水领域物色收购标的时,德生防水是最早一批进入重组名单的企业之一,“可能因估值分歧最终没有谈成”。而据《中国房地产报》报道,北新建材内部人士指出,当时主要是看到德生防水存在资金问题,意识到潜在风险,停止了收购。

如今随着德生防水进入破产重整程序,其债务风险已经得到充分披露,下一步将进入招募投资人的环节。在北新建材强势入局的带动下,防水行业掀起了一股整合风潮,各个头部企业都有意整合吸收一些同行以壮大自身实力,从某种意义上讲,这都将为德生防水的破产重整带来利好。

只是德生防水的未来是否还跟李德生有关,则是一个未知数。现在回看那一句“有德者生存”的企业理念,今夕对比,除了唏嘘,还颇有点讽刺的意味。


 
标签:
浏览:9321    

Copyright© 2023 fang120.com. All Rights Reserved